咨詢熱線: 18900353307

知識產權審判:為創新發展保駕護航

 二維碼 94
發表時間:2019-03-13 09:22

產權保護特別是知識產權保護是塑造良好營商環境的重要方面。要完善知識產權保護相關法律法規,提高知識產權審查質量和審查效率。要加快新興領域和業態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建設。

                                                                        ——習近平

1

最強音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知識產權保護是激勵創新的基本手段。

黨的十八大以來,人民法院深入貫徹實施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積極主動適應新形勢新變化及經濟發展新常態,以嚴格保護、深化改革、完善制度、統一規則為著力點,不斷推進知識產權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現代化,為捍衛創造成果、服務創新型國家砥礪奮進,成果頗豐。


2

“頂層設計”為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指引航向

“2020年,覆蓋全國的知識產權法院體系將基本建成,人民法院知識產權審判工作將迎來新的機遇與發展。”

“本世紀中葉,人民法院將全面實現知識產權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現代化,成為國際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示范者和引領者。”

2018年7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陶凱元在第四次全國法院知識產權審判工作會議上的展望令人振奮,中國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現狀及未來備受矚目。

當時間回溯至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知識產權保護在中國還屬于新鮮事物,法律辭典中尚未收錄“知識產權”這一詞條。

短短三十年,中國關于知識產權保護的理念、機制與實踐均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建立起較為完善的知識產權法律體系,制定多部國內法律和特別法規,加入重要知識產權國際條約,中國特色司法保護與行政保護并行的“二元制”知識產權保護體系發揮了積極作用,司法主導已經構建成型并逐漸完善。

歷史性成就的取得離不開“頂層設計”的高屋建瓴、運籌帷幄。

——2008年6月,中國發布《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決定實施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并將“加強司法保護體系”“發揮司法保護知識產權的主導作用”作為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的重點。

——2016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將“司法主導、嚴格保護、分類施策、比例協調”確立為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基本政策。

——2017年4月,最高人民法院首次發布《中國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綱要(2016—2020)》,確立了知識產權法院體系、證據規則、損害賠償等八個方面的目標。

——2018年2月,中國發布《關于加強知識產權審判領域改革創新若干問題的意見》,這是中國首個針對特定審判領域改革創新的綱領性文件。

在頂層設計的規制與指引下,護航創新的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正全面發力、未來可期。


3

知識產權審判體系趨于完備

“建立國家層面的知識產權案件的上訴審理機制,是我們幾代知識產權人的夙愿和期盼。”2018年12月29日下午,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知識產權法庭庭長羅東川如是表示。

三天之后,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產權法庭揭牌,留下了中國知識產權法院體系建設具有標志意義的一幕。

回望來時路徑,黨的十八大以來,人民法院開疆拓土、昂首闊步,在知識產權審判體制機制方面實現的飛速發展有目共睹。

——2014年底,北京、上海、廣州知識產權法院相繼設立并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初步探索出一條中國特色知識產權專門化審判道路。

——2017年起,南京、蘇州、武漢、成都、杭州、寧波、合肥、福州、濟南、青島、深圳、天津、鄭州、長沙、西安、南昌、長春、蘭州18個中心城市先后設立知識產權法庭,集中優勢審判資源,跨區域管轄專利等技術類案件,知識產權案件管轄布局不斷優化。

——2019年1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產權法庭揭牌并正式辦公,成為嚴格保護知識產權、服務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營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的重大制度創新。

專門化、一體化、專業化、科學化的知識產權審判組織體系趨于完備,從根本上解決了知識產權裁判尺度不統一、訴訟程序復雜等制約科技創新的體制性難題。


4

中國日益成為國際知識產權爭端解決“優選地”

知識產權案件數量大幅增加,新類型、重大疑難案件日趨增多,案件審理難度不斷加大,知識產權審判工作面臨的形勢不容樂觀。

人民法院迎難而上、多重謀劃,充分發揮司法保護知識產權的主導作用,以民事審判為基礎,行政審判和刑事審判并行發展,公正高效地審理了大量知識產權案件。

2018年,人民法院共新收一審、二審、申請再審等各類知識產權案件334951件,審結319651件(含舊存),比2017年分別上升41.19%和41.64%。

僅從北京知識產權法院的數據來看,從2014年11月6日掛牌成立,至2018年10月底,受理各類知識產權案件達50739件,收案數年均增長超過30%。

中國法院已經成為世界上審理知識產權案件尤其是專利案件最多的法院。

中國也日益成為國際知識產權爭端解決的“優選地”。

2018年4月26日“世界知識產權日”當天,最高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克里斯蒂昂迪奧爾香料公司與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評審委員會商標行政糾紛案,為國際商標申請人提供及時有效的司法救濟,全面保護了境外當事人的合法權利。

中國多家法院還先后受理了“喬丹”商標爭議行政糾紛系列案件;美國高通公司與蘋果公司之間的多件專利侵權糾紛、濫用市場支配地位反壟斷糾紛;美國GPNE公司訴蘋果公司等侵害發明專利權糾紛案等。

“人民法院審結的一大批在國內外有重大影響的知識產權案件,不僅踐行了個案正義,而且提升了我國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公信力,保護了中外知識產權人攜手推進我國知識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積極性。”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俊海評價道。

(文字來源:人民法院報 文字版權歸原作者享有)


聯系郵箱:yatai@fjsb.cn
聯系電話:0595-22118712 / 0595-28001179
聯系地址:福建省泉州市豐澤區昌盛路2號亞太創新服務園\
福建省福州市鼓樓區山海大廈8層803
掃碼關注企業微信公眾號
了解最新資訊
Copyright ? 福建亞太商標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亞太知識產權機構(代辦機構)
業務導航